一段支教路 一生支教情
通訊員 張靖明
袁桂朋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了,但是,我想請大家利用課堂上的最后一點時間,再和我一起回憶一下玉米皮工藝畫的制作流程,舉手回答。”“好,老師,那我先來。”一名學生在老師話音未落就舉起來右手,躍躍欲試。在宜君縣城關一小五年級二班的教室里,支教老師袁桂朋正在給孩子們上課。課桌周圍,孩子們瞪大了眼睛,積極與他互動。
袁桂朋是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第四批赴宜君支教的教師,他跨越重重山水,從美麗的海濱城市來到西北邊遠的小城,用“知”與“智”的完美結合,“心”與“新”的交流碰撞,踐行著桃李春風,守護著春暖花開。
聽過袁桂朋的課或接觸過他的人都深有感觸,袁桂朋性格溫和、謙虛、幽默,為人敦厚、才思敏捷又充滿智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袁桂朋教育學生的重要原則,在贏得學生敬重和信任的同時,也影響著學生們成為了溫和、有涵養、與人為善的人。
“剛剛袁老師教了我們如何用玉米皮制做玉米皮工藝畫,在袁老師沒有來我們學校之前,我們還不知道用玉米皮竟然可以做出這么漂亮的畫,雖然袁老師來自于外省,但是他和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我們非常喜歡袁老師。”五年級二班學生丁敏開心地說道。
依山傍水,雞犬相聞,炊煙裊裊的鄉村風光正是大自然賦予教師最好的教具。袁桂朋不僅愛學生、愛事業,更愛鉆研,他倡導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撥云見日”的快感。
“玉米皮工藝畫的制作,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用眼去發現美,用心去感悟美,用手去創造美的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能讓他們培養耐心細致的品質,同時為學校特色學校的建設,打造一個良好的基礎。”這些天真而飽含求知欲的分享讓袁桂朋仿佛看見鄉村未來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或許就是孩子們的這份可愛與真誠讓袁桂朋徹底愛上了這片土地。
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外,袁桂朋還有一顆溫暖的心。在袁桂朋的多方協調下,宜君縣城關一小還成立了“袁桂朋工作室”,工作室以梯隊模式,構建新老教師結合機制,充分發揮團隊合作優勢,在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開展序列教學、進行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進行了有益地探索,逐步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做出新的貢獻。
轉載請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
責任編輯:胡靜